国内实战型景区运营管理公司,专注打造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旅游项目
合作共赢 | 资源整合化 | 数据化 | 目标化 | 规律化 173-0807-2321 139-8198-9058
返回
顶部
发布日期:2020-11-11浏览:679
一、行业特点及消费趋势
传统景区,纯观光型等景区市场近几年显得没那么强劲。在人均收入急增的宏观形势下,旅游的消费模式从最初的集中化消费已经变成现在的普遍型消费,其市场效应日益增大。
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结构也在不断的升级,消费性质也在发生很大变化,过去都崇尚实物消,现在对实物消费慢慢减少,更多倾向于对精神文化,娱乐等精神层面的消费。消费观念也从基本需求上升到享受欲望。
旅游,已从游山玩水走亲访友的初级状态提升扩展为人们拓展生存空间、改变生活状态、回归自然与古朴、感受进步与文明的更高级的综合需求。
旅游行业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拥有垄断性的自然资源,同时可以灵活地开发服务项目。
据行业专业人士分析预测:
旅游消费市场趋势将以自行旅游为主体,同时转向多元化,主题细分越来越明显,消费者越玩越专。而旅游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同样重要。
特色旅游将继续成为亮点。
二、案例解析
某AA景区经营状况概况
AA景区在游客接待人数上在XX市远大于其他几个景点。
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69%,有山有水,面积262平方公里。历史悠久,景区主要景点:丹井区、峰景区、潭景区、湖景区、山景区、漂流区、主峰区。
娱乐设施:漂流、铁索晃桥、水上漂、竹筏、蹦极、烧烤(免费提供烧烤工具)、攀岩。
接待客群达 20万/年 次。定价15元/人,学生10元/人。
目标:打造成现代化生态园林山城项目。
功能:旅游、休闲、渡假、家居。
薄弱点:风景点旅游人数上差异不大,各个景点提供的服务产品内容和质量比较平均。在宣传自然风景,相对显得薄弱。
三、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
四川省特别是XX市,在国家提出西部崛起的政策后,经济得到飞快发展。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的变化。经济实力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能力的提高和文化观念的改变。特别是在旅游方面,从前把旅游当成奢侈消费,渴望但不可及,现在则把旅游当成一种经历,挑战,享受自我。
XX市文化氛围总体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保守,对新鲜事物的尝试决心不够,同时对消费计算比较精细。
在XX市,有以湖为主的公园,还有XX古村,XX市民经常游玩。观察发现,几大公园的空间较小,娱乐设施传统陈旧,出入的是老人和小孩子,体验感很是欠缺。而XX古村属于文化资源,距离相对较远,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但严肃单调,缺乏自由娱乐的空间。
可以说,节假日,XX市实在是没什么好玩的地方,特别是对于渴望挑战,追求个性,敢于释放自我的年轻群体。
XX市常住人口超过500万,城镇人口为60.19%,老龄化程度有所增长。但同时教育扩招政策使XX市在校大学生不断增加,截止20XX年,XX市在校大中专学生超过51万。
XX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决定》,将按照“加快服务业发展、伸长服务业短腿”的要求,将XX市打造为西部旅游会展中心城市。
2 自身产品分析
从与其他景区旅游接待数据对比,AA景区在游客人数上占绝对优势,但经济收入却没有明显突出。可以发现,AA景区的优势就是在于他有与其他临近景点相比独特的自然山水风景。
定位比较模糊,消费者期望价值和产品提供价值存在偏差。
AA景区自然资源并不适合传统的观光旅游。
游客大多为年轻群体,消费不高,景点娱乐项目不够新颖。各大景区都有雷同的如爬山,荡秋千等娱乐项目,缺乏个性和差异。
宣传力度不都,大众对AA景区认知态度大部分取决于周边的传播,并没有实际的第一层次的信息接受。
3.微观环境分析
旅行社往往扮演着专业桥梁角色。旅行社普遍存在的诚信问题使得部分消费者无法获得旅游渠道。AA景区低价和短途策略限制了旅行社的利润空间,这样旅行社对AA景区线路的经营积极性大打折扣。
季节变化,出行的人较少。节假日出游的人明显高于平时。
4,市场概况
根调查,XX市民在5年内每人出游3次以上者达到61%,以XX市人口500万人口计算。5年内出游次数为3×500×61%=915(万次)。其中还不包括人口结构,消费能力等因素带来的变化。可以说市场是巨大的,前景也很广阔。
5.市场竞争分析
省内市场,有一些全国甚至世界著名的景点。按景区知名度等级划分AA景区为第三级,这样看来,AA景区没必要和一二级景区争夺市场。
四、消费者分析
......
......
......
景区旅游规划策划,找方案,找公司,在线咨询【德凯众创】您身边的旅游运营管理专家!!
全国24小时咨询热线:13981989058 , 1730807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