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景区运营的三大体系

发布日期:2024-10-10浏览:579


1.管理体系是旅游景区运营管理的保障

管理体系是整个景区运营管理的保障,通常由管理机制及架构、管理制度和执行三个层面组成。
①管理机制及架构
理顺整个景区的管理机制,实施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的三权分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运营管理团队,适应市场化的需求,尽量减少行政上的过多干预,是实现旅游景区科学管理的首要条件。
同时,旅游景区应根据自身资源、工作开展等需要,设立合理的、精简高效的管理架构和内设部门,并尽量实现管理架构的扁平化,这有利于管理的及时传达及执行。
②旅游景区管理制度
制定制度时,应征求广大员工的意见,增强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确保制度不脱离景区的实际情况,以制度管人、管事;同时,所制定制度不能朝令夕改,要保持一定的长期稳定性。
③制度的执行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把制度的执行作为一项重要的常规内容,将员工对制度的熟悉、落实程度作为对员工考核的内容之一,激励员工自觉遵守,定期通报制度执行情况,以违规案例进行警示教育,让制度有威严、有约束力。
2.产品体系是旅游景区运营管理的核心
旅游产品是整个景区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同时也是旅游景区运营管理的核心,包括旅游产品的定位、产品多元化开发、景区品牌的树立和宣传营销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旅游景区产品的定位
在作景区前期规划、策划时,要充分论证,分析自身所拥有的资源特色,突出与周边现有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并能结合游客的市场需求,才能给出准确的产品定位。
②产品多元化开发
事实证明,“门票经济”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旅游行业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越来越多的旅游景区、管理者正逐步探索免门票的经营方式,通过免门票,增加游客量后,再通过二次消费,以实现景区更多的收益。
与时同时,传统的单一观光旅游方式,正逐步转向观光、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方式,这就需要我们高重视旅游产品多元化的开发,如何打造出更多休闲、体验的旅游产品,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来满足游客的需要,从而也实现旅游景区多元化盈利模式的构建,加快实现旅游景区的投资回报。
③景区宣传营销和品牌意识
在实施宣传营销中,要注意创新营销方式,注重从传统营销方式到新媒体和体验营销的转变;注意到从单一景区营销到旅游目的地营销的这一趋势变化,实施整合营销和旅游目的地营销;注重市场调研和分析,实施精准营销;
更要重视旅游产品到旅游品牌的转变,品牌是景区的核心竞争力,更是景区的无形资产,要树立良好的品牌意识,不断提升旅游景区的市场影响力。
3.服务体系是旅游景区运营管理的基础
优质的服务水平能提高旅游景区的美誉度,是旅游景区运营管理的基本所在,一般而言,服务体系包含安全、景区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员工的服务水平等内容。
①安全
在景区运营管理中,对安全工作的重视,要高于一切。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增加安全工作的硬件、软件设施投入,降低安全风险;
其次是要形成完善的可操作的安全应急预案体系,并且经常性开展演练,提高景区面对安全突发事件处置的应急能力;
最后是开展安全巡查,排查并彻底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建立安全隐患整改机制,为游客创设安全的旅游环境。
②景区基础设施的完善
基础设施是旅游景区提供旅游服务的基础,是景区运营管理的有力支撑。要加强景区交通、游览、安全、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公共服务设施,提供更良好的旅游服务。
③员工服务水平
旅游景区全体员工的优质服务水平,是旅游景区良好运营管理的直接体现。全体工作人员要本着“以游客为本”的服务理念,树立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的意识,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引导、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