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实战型景区运营管理公司,专注打造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旅游项目
合作共赢 | 资源整合化 | 数据化 | 目标化 | 规律化 173-0807-2321 139-8198-9058
返回
顶部
发布日期:2020-08-06浏览:625
蓝莓订单超过2万单,销售额达200万元,带动线下销售收入3000余万元……这是不久前结束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线上蓝莓节创造的经济效益。说起宝山线上蓝莓节,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宝山镇蓝莓产业协会会长隋军。
隋军与宝山镇的故事是从2014年开始的。那年他33岁,怀着对农村田园生活的向往,放弃了为海尔、歌尔等大企业做产品外包装的生意,来到宝山镇租了300余亩土地,开始从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2014年前后,宝山镇产业结构单一,当地村民大多从事农产品种植,产品没有知名度,销量低、收入少,乡村旅游业态更是一片空白。
隋军成立了沃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带领公司员工和周边的村民种植果树、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打造户外拓展、休闲垂钓等娱乐业态,建造民俗博物馆。很快,一个融合了一二三产业的旅游综合体在宝山镇生根发芽。
发展乡村旅游,游客来了吃什么,这个问题隋军思考了很久。宝山镇矿藏资源丰富,“宝山镇”因此得名。“或许可以打造一桌’七宝菜’,让习惯了城市中酒店菜品味道的游客,在这里找到小时候妈妈做菜的味道。”隋军说。
此后半年多的时间里,他多方寻找老手艺人,发动他们参与制作七宝菜品,最终形成了30道七宝菜品。如今,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品尝七宝菜品。
7年间,沃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发展成为覆盖一二三产业的青岛西海岸七宝发展集团,宝山镇也逐渐形成了一条采宝山蓝莓、住乡村民宿、品七宝菜系、享田园风光的乡村旅游线路。七宝发展集团策划的线上线下蓝莓节等活动,不仅丰富了宝山乡村旅游的内涵,也带动了当地农产品销售。
在隋军看来,发展乡村旅游,宝山镇必须要有打得出去的品牌。得天独厚的蓝莓具备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的基础。
今年2月,为了统一蓝莓种植标准、打造蓝莓整体品牌,隋军联合40余家蓝莓园区、家庭农场成立了宝山镇蓝莓产业协会。作为会长的他带领团队策划推出线上蓝莓节,培训种植户变身“带货网红”,全力打造“抖音蓝莓镇”新名片。通过抖音平台直播带货,实现了宝山蓝莓销售逆势增长。
如今,蓝莓种植已成为宝山镇的主打产业,种植规模达2万余亩,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蓝莓及其相关产业年产值达5亿元。
在带动农户增收的同时,隋军也在用一点一滴的行动影响着村民们的文化观。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为全乡镇44个村的防疫临时站点送去电暖器;3月迎接援鄂医疗队,他又送上了头茬鲜果。“打造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不仅仅是产业的兴旺、家庭的富裕,更重要的是人们精神方面的振兴、道德素质的提升,既要富经济,更要富人心。”隋军说。